6月21日电,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称,公司希望在德国建厂,这也将是其在欧洲的首家工厂。李振国称,由于欧洲的成本高于中国,因此合适的框架条件是该工厂建设的前提。
世界最大的光伏集团隆基绿能希望在欧洲建立第一家工厂——在德国。隆基绿能创始人兼总裁李振国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在德国建厂。” 最终决定应在六个月内做出。 这将是中国太阳能公司在欧洲的第一家工厂。这对这家中国企业而言是合乎逻辑的一步——毕竟,他们现在几乎完全控制了全球太阳能产业。即使在太阳能发源地德国,也几乎没有安装的组件不是在中国生产的。 然而,过去两年的供应链混乱已经让在欧洲拥有自己的太阳能组件生产的好处变得非常明显。组件价格上涨了15%至20%,无数项目因来自中国的重要零部件缺失而被推迟。德国太阳能行业表示,这种依赖“在天然气方面远远大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根据联邦统计局目前的数据,目前德国进口的光伏系统(PV)近90%来自中国。欧洲的数字则相似。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ISE)的所长Andreas Bett强调:“我们需要在现场建立太阳能产业。”如果没有中国行业专家,今天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这位专家表示,欧洲公司也发生了很多事情。 就在一个月前,Holosolis宣布将建造欧洲迄今为止最大的太阳能工厂。Holosolis是可持续投资集团EIT Innoenergy、法国房地产公司IDEC集团和太阳能系统提供商TSE的合资企业。 到2025年,法国北部将实现5吉瓦的组件生产。太阳能集团梅耶博格Meyer Burger还希望明年将其在德国东部的电池产量扩大到3吉瓦。太阳能产业的重新安置也是欧盟的优先事项之一。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设定了目标,即到2030年,欧洲新安装的光伏系统中至少40%将来自欧洲工厂。 “在模块和电池生产方面,我们在机器制造商、生态系统和专业知识方面处于有利地位。在晶圆生产方面,我们绝对需要中国的设备及其配套的一切,”弗劳恩霍夫专家Bett解释道。特别是如果欧洲太阳能产业在可预见的未来真正达到相应的规模。作为比较:去年全球太阳能组件产量接近270吉瓦。其中只有8吉瓦来自欧洲。 原则上,太阳能组件的生产由五个基本步骤组成:将硅生产和加工成多晶硅,多晶硅是每个太阳能系统最重要的原材料,然后将多晶硅浇铸成块(锭)并切割成晶片薄切片。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所谓的晶圆。太阳能电池由晶圆生产而成,然后在模块中进行加工。 因此,中国世界市场领导者的建厂将得到德国太阳能行业的支持。据业内人士报道,隆基绿能并不是唯一一家具体制定欧洲第一家工厂计划的中国太阳能公司。 据德国媒体的消息,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和大全新能源等其他亚洲竞争对手目前也在讨论欧洲生产设施的计划。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他们都在等待欧盟和德国政府推出哪些补贴计划。隆基绿能只是第一个公开其计划的竞争对手。 近年来,中国企业改变了投资策略。他们没有入股欧洲公司,而是开始建立自己的工厂。隆基绿能的计划也符合这一点。 这家总部位于西安的公司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集团——去年,隆基绿能在全球销售了总计47吉瓦的太阳能组件(其中国竞争对手天合光能以43吉瓦的组件销量位居第二)。隆基绿能也是最大的晶圆生产商之一。该公司晶圆的销量甚至远远超过其组件和电池:总计110 吉瓦。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