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元昌教授的研究方向:通信与测控、能源互联网、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无线输能。
盼来盼去,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杨士中团队期待已久的璧山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以下简称璧山基地)终于开工建设了。团队骨干专家、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仲元昌告诉《中国科学报》,该基地预计年底完工,明年正式开始相关试验。前期,他们已在300米高度开展能量传输试验。
据报道,国际上只有中国、美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真正开展空间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而在我国,除了杨士中团队外,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段宝岩团队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相关试验。
在太空中建设太阳能电站,听起来很科幻,现实同样不容易。
“在可预见的十年内,无线远距离能量传输这一核心关键技术难以取得重大突破。”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舒杰告诉《中国科学报》。
空间太阳能电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其重量、尺度方面远超现有航天设施,因此人们将其称为航天和能源领域的“曼哈顿工程”。例如,即使一个小型的兆瓦级空间太阳能电站的重量,就比现在的国际空间站要大,再考虑到发射所需要的大型运输火箭、在轨组装难度等,“不是一个量级”。仲元昌说。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立等人分析提出了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需要的9项关键技术,包括空间超大型可展开结构及控制技术、空间高效太阳能转化及超大发电阵技术、空间超大功率电力传输与管理技术、无线能量传输技术、轨道间转移技术及大功率电推进技术、空间复杂系统在轨组装及维护技术、大型运载器及高密度发射技术、电站系统运行控制及地面接收管理技术和电站发展的基础材料和器件研究。
鉴于空间太阳能电站商业运行的前期投入和建设难度巨大,以及国际舆论对空间大功率系统较为敏感,专家建议,开展国际合作是发展空间太阳能电站的重要途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希季曾在香山科学会议上将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需要的关键技术总结为“聚、传、建”。而要攻克每一项关键技术,难度极大,以至于有专家学者直呼,建设空间太阳能电站只是一个概念。(记者 秦志伟)
仲元昌(Yuanchang Zhong):1965年,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春理工大学本科,重庆大学硕博,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工程学院高级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历任“重庆大学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副主任、“重庆大学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现任“重庆大学国家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主讲教授、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无线传能团队骨干专家;重庆大学璧山空间太阳能电站基地副总经理。社会团体及学术兼职:IEEE PES智慧楼宇、负载和客户系统技术委员会-智能用户系统分委会副主席,中国应急通信产业联盟空中平台工作组副主席,重庆市工业互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应急学会公共安全标委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太空太阳能电站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物联网协会专家委员,重庆市教委教育信息化专家,《电讯技术》杂志社编委,电子学会、通信学会、仪器仪表学会、电工技术学会、能源学会高级会员。计算机学报等多家期刊特聘审稿专家,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项目评审专家,重庆市科委、重庆市教委、重庆市科技特派员,重庆市科普专家,多家企业科技顾问。
仲元昌先后讲授:“电工学”、“电子技术”、“电路原理”、“电子测量技术”、“系统工程”本科课程,以及“电磁兼容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研究生课程。主持与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973”项目2项,“863”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项;主持与主研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6项,主持横向课题20余项。申请与获取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5项。在一级期刊《通信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等及境外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SCI、EI核心收录20余篇)。出版科普专著2部,编著实验教材3部。培养硕、博士研究生70余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